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天父的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天父的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為父為母的心

標籤: , , ,

「為父的心」 愛加倍榮光堂父親節主日歡慶

牧師、各位弟兄姊妹平安,很高興能來貴教會分享信息。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到:個人的成功、幸福及對國家的貢獻,都比不上養兒育女重要。把兒女養育成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父親節即將來到,對於這個這個與父親、父母、領袖的角色與職責重要的主題,每一個父親、父母就是家中的領袖,每一個領袖在你的所在領域就是為父為母。因此我們要透過聖經中的人物巴拿巴來祝福在場的父親,並與每位弟兄姊妹、每位領袖一同從巴拿巴身上學習為父為母的心。 

巴拿巴是個怎樣的人?從聖經我們可以知道巴拿巴他帶出兩個很棒的門徒,保羅和馬可,幾乎一半的新約聖經出於他們的手中。當沒有人相信、願意接觸保羅時,獨有巴拿巴接納他、並且看到他的恩賜把他找到安提阿幫忙造就教會,從剛開始由巴拿巴帶領整個團隊,到後面巴拿巴成全放手讓保羅來帶領團隊,他還曾面對保羅的指責…,他有一個極寬廣、成全人的心;另外他也陪伴馬可成長,當保羅不看好馬可時,他仍舊選擇給馬可機會,相信是因著巴拿巴的陪伴成全,使馬可的生命成長,最後連保羅對馬可的看法都改觀,稱許認可馬可的傳道服事。 

從巴拿巴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生命特質,因此一個有為父的心的人會有底下幾個生命特質:1.能慷慨分享關心人、2.有不同眼光與眼界、3.願意接納成全別人、4.能謙卑接受人意見、5.給機會總沒有放棄。 

因此底下我們要透過幾段關於巴拿巴的聖經經文,並配合GLS+全球領袖高峰會課程中,一個卓越領袖相類似的原則,來學習為父的心的這幾個向度,使在場的父親們及每一個領袖,都能成為許多人及神國的幫助與祝福。 

  • 能慷慨分享關心人  

企管大師、《從A到A+》暢銷書的作家詹姆・柯林斯說:人生的重點在於人,要把握機會,做出貢獻。成功到底是什麼?是找到你的人生使命,並致力完成它!是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成長!乃是幫助別人成功、改變別人的生命!簡單來說成功到底是什麼?是不僅自己成功!更是幫助別人成功、改變別人的生命!  

徒4:36-37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他有田地,也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 

當五旬節聖靈降臨時,結果3,000人受洗歸主,耶路撒冷教會成立。當時歸主的人中,有相當高比例是從外地來過節的人。於是耶路撒冷教會因著彼此相愛,為著有需要的肢體分享自己所有,許多信徒賣了田產家業,按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在這段經文提到了巴拿巴,他也是這樣的人他也把田地賣了,把價銀拿來,巴拿巴這個名字甚至是使徒叫他的、取名的,他是個安慰別人的人,他的安慰不僅只是口頭說說,他乃是實際的去關心透過愛的行動、給的行動,去安慰與幫助有需要的人。巴拿巴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他擁有「慷慨分享關心人」的生命特質。 

因此從巴拿巴的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第一個生命特質乃是:能慷慨分享關心人,祝福每一位父親與領袖們都能學像巴拿巴,有慷慨分享關心人的特質,成為一個能回應神愛的使命,能用實際愛的行動慷慨分享安慰幫助有需要的人。 

  • 有不同眼光與眼界 

領導學大師、暢銷作家約翰.麥斯威爾說到:以前的領袖能看得遠是最重要的,能看見更大格局的人就是領袖。但今日的領袖則需要比別人更早看見,才能提早「起步」。 

BBC英國廣播公司主持⼈克⾥希.坎迪亞博⼠,在他提出的領導力VIP法則中關於「眼光(Vision)」的法則提到,領袖:1.要正⾯看待別⼈的負⾯;要看到⼈的珍貴、尊嚴與價值。2.要有「⾒⼈所不能⾒」的眼光。3.別⼈看到問題、你看到機會。 

別⼈看到混亂、你看到出路。5.領袖與管理者的差別,在混亂中,領袖看到變⾰的機會,管理者努⼒讓⼀切保持調理分明。6.領袖是幫助別⼈⽤不同的眼光看事情。 

徒9:27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領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色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 

當保羅在前往大馬色的路上歸主蒙召後,就大有能力地在各處會堂見證耶穌是基督。但當他到耶路撒冷後,眾聖徒們卻都不接納他,因為他向來以逼迫教會、殘害信徒聞名,眾人都懼怕他、不相信他。但巴拿巴不太一樣,他有不一樣的眼光與眼界,他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巴拿巴慧眼識英雄,雖然他也清楚保羅的過去,他卻慧眼看見保羅的未來—他會成為上帝使用的器皿。也只有巴拿巴接納保羅,信任他,給他機會,帶領他去見使徒們,並見證推介保羅如何歸主、如何到處宣揚基督,讓他得以與眾信徒來往,並放膽傳道,後來也看見神大大使用他們的團隊。 

從巴拿巴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第二個生命特質乃是:有不同眼光與眼界。因此求神祝福每一位現代的父母、領袖或生命教練能學像巴拿巴,有用上帝眼光看人的特質,都能有從上帝來為父的心的不同的眼光、眼界…,能看見人所沒有看見的,讓我們能看得遠、看得早,看出人的潛能與美好,看見上帝在每一個人身上長遠的計畫,看見每一個人若願意神都可雕塑成為祂合用的器皿。 

  • 願意接納成全別人 

BBC主持⼈克⾥希.坎迪亞博⼠,在他提出的領導力VIP法則提到「接納(Iclusion)」的法則:1.⼀個⼈最遭的⾏為或境遇,不⾜以代表他。2.每個⼈都有原本的價值,都該被我們接納。3.領導不是排他,⽽是接納,並服事⼈。4.改善偏⾒,接納⼈的⽅法:款待。5.本著善⼼與愛來經營企業,是最有商業智慧,也最有趣的經營⽅式,全⼼接納並為⼈付出,他們將以忠⼼回報。 

懷斯曼集團總裁、曾任甲骨文企業大學副總裁的麗茲‧懷斯曼提到:要成為頂尖的乘法領袖,這樣的領袖是成為天才製造者,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天才。他能激發人的潛能,創造出一群天才軍團,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天才。 

一個乘法領袖乃是: 人才(才華)吸引者:吸引有才能的人,讓他們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釋放者:營造積極的工作環境,讓員工自動奉獻出最好的想法與服務 

激勵者(挑戰者);定義方向與機會,挑戰員工盡力發揮 

討論發起者:透過審慎的討論,找出最好的決策 

培育者(投資者):讓人對工作成效負責,並提供他們需要的資源 

簡單來說一個乘法領袖會放手成全,激發帶領帶領者的潛能。 

徒11:25-26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保羅(掃羅)原本是個熱衷壓迫基督徒的人,當他遇見耶穌生命改變以後,仍然不被基督徒群體所接納。在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巴拿巴除了有不一樣的眼光眼界外,他接待了保羅,替他作見證,為他說話辯白解釋(徒9:27),甚至重用他,並邀他加入自己的團隊,一起服事神。另外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巴拿巴做了一個動作,他往大數去找掃羅並帶他到安提阿,然後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相信是巴拿巴看見了安提阿教會的需要,而且他更看見掃羅保羅的那一份他的恩賜能滿足教會的需要,能成為安提阿教會的祝福。巴拿巴不僅接納保羅的過去,他還欣賞、成全掃羅的恩賜、教導,因此成為安提阿教會極大的祝福。保羅在整個教會歷史中,能夠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巴拿巴的接納、成全與提攜,實在功不可沒。 

因此從巴拿巴的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的第三個生命特質乃是:願意接納成全別人。求神祝福在場的每一位父親、教會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學像巴拿有巴接納成全人的特質,能看見自己的有限,能看見、欣賞並成全別人的恩賜、別人的那一份,進而能「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成為乘法領袖發揮「乘法領導力」:相信我們周遭的人是聰明的,能讓人覺得自己更聰明、更有能力,進而激發他們的潛能,使得他們有最好的表現。2.營造有壓力但沒有壓迫感;會授權,而不會掌控的環境。3.在我們所在的家職場與教會創造出一群神國的天才軍團。 

  • 能謙卑聽別人意見: 

當代企管大師、《從A到A+》暢銷作家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提出有五級領導力,他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第五級領導人掌舵,由平庸到偉大的轉變就不可能發生。他提到:第五級領袖能帶領人一起為一個使命效力,他們身上有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謙卑、堅定的意志力。 

BBC主持⼈克⾥希.坎迪亞博⼠,他提到的領導力VIP法則的第三個法則為貼近(Proximity):他建議領袖不要成為拍桌型的領袖(威逼強勢、壓制跟隨者),乃是成為擺桌型的領袖:1.邀⼈⼀起同席、邀請別⼈參與我們、2.給⼈空間說他們的故事、3.不強⾏⼰意。 

加2:13-14 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   

這裡講到保羅看到磯法、巴拿巴等猶太人有可責之處,因他們怕奉割禮的人,而裝假、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因此當面抵擋指正他們。譏法(彼得)、巴拿巴這些比保羅資深的領袖,面對保羅這後輩的抵擋與指責時,相信是因著他們有夠大的心胸與雅量接受保羅的建議,他們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因此我們看到神的工作能繼續的延續與推動。 

因此從巴拿巴與磯法的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的第四個生命特質乃是:能謙卑聽別人意見。求神祝福每一位父親與教會領袖,都能具有謙卑聽取別人意見的特質,能成為擺桌型領袖:邀⼈⼀起同席、參與,給⼈空間說他們的故事,不強⾏⼰意;能成為第五級領袖看見我們自己的不完全,能謙卑地聽見對我們有益處的建議、意見而願意去改變,使我們的家庭、教會、團體帶來改變與創新。 

  • 給機會總沒有放棄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演講在TED穩居點閱率前三名的賽⾨.⻄奈克曾提出無限賽局的概念,他分享中詢問並要聽講者反思自己是用有限或無限賽局的規則過⼈⽣?人生是個無限賽局,不是一次就定勝負,無限賽局中真正的競爭者是⾃⼰。 

徒15:39 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 

在這段經文中看到巴拿巴與保羅因著馬可起了爭論,最後同工許久的團隊因而彼此分開。起因可能是馬可在第一次旅行佈道中途返回耶路撒冷(徒13:13),保羅認為馬可不耐受苦、對他不再信任,沒想讓他同行,但巴拿巴卻沒有因馬可的過去而放棄他,選擇仍舊給馬可機會並幫助陪伴引導他。 

我們在西4:11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也問你們安。奉割禮的人中,只有這三個人是為神的國與我一同做工的,也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可以知道在保羅的服事中只有三位猶太人信徒,甘願與保羅同在外邦人中間作工,叫他心裡得安慰的。從第10節經文可以清楚的知道,其中一位就是馬可,他本是保羅所不看好的,甚至保羅可能是因他與巴拿巴爭辯而導致二人分開。但在這裡我們看到保羅的看法大大改觀,保羅對他賞識與肯定,表示馬可的生命有很大的翻轉。為何會有這樣的翻轉呢?相信與巴拿巴有很大的關係,相信是因巴拿巴為父的心,他可能有無限賽局的概念,他不放棄、他給機會、耐心的陪伴幫助引導馬可,因而使馬可的生命有極大的翻轉。 

因此從巴拿巴身上我們看到為父的心、卓越的領袖的第四個生命特質乃是:給機會總沒有放棄。求神祝福每一位父親與教會領袖都能有給機會總沒放棄的特質,讓我們都有無限賽局的概念,不是一次論英雄定生死,乃是對人沒有放棄總是能給機會,付代價耐心的陪伴幫助引導,使陪者的生命如同馬可、保羅有極大的翻轉,帶來神國的祝福。 

  • 總結與禱告 

在這被宣稱是無父無母、孤兒的世代,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瑪4:5-6所提的: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這無父無母的世代最需要的,就是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我們需要求神興起能生養陪伴訓練傳承的父母,興起像巴拿巴這樣有為父為母的心的人,能獨具慧眼、花時間不放棄的去關心、陪伴、教導、成全年幼者,不怕被冒犯,不怕他們比自己好、有成就,使他們成為主所要大大使用的器皿。 

惠普公司前董事長與執⾏長卡莉.菲奧莉娜說的:領袖的最⾼呼召,是開啟⼈⾝上的潛能,就像⾺丁路德⾦恩、曼德拉、耶穌。在場的每一個父親與每一位領袖,你就是領袖,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帶出影響,不管是肉身或屬靈,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巴拿巴為父的心,讓我們能建造:能慷慨分享關心人、有不同眼光與眼界、願意接納成全別人、能謙卑接受人意見、給機會總沒有放棄等這些生命特質。求神祝福我們能透過這些生命特質,能去影響祝福,去開啟⼈⾝上的潛能讓別人的生命,讓人因我們而不同,而更好!!讓我們的生命中,不僅能有為父的巴拿巴成為我們的幫助,更求神祝福我們也能成為有為父的心的巴拿巴,去幫助祝福更多的馬可、保羅生命能得著翻轉。  

父愛中重新建立(路15:11-32)

標籤: , ,

父愛中重新建立 (15:11-32)
配合父親節節期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為「父愛中重新建立」,主要會依I.我們如何失落的、II.認識神為父的心、以及III.父愛中重新建立,三個部份來分享。主要的經文為主耶穌所分享浪子比喻故事,路15:11-32這段經文。首先我們要來看

I.我們如何失落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我們是神的兒女的身份,但在體認與經歷上面,我們卻常常會被我們過往人生成長歷程影響,使我們這身份與狀態不一致。我們的身份乃是指我們在神面前及在基督裡的地位;我們的狀態乃指我們在人面前的經驗、行為及活出的景況。每一個信徒有完全相同的身份,但卻有不同的狀態,主要乃因魔鬼百般的破壞使我們的身份與狀態不一致。而在所有影響中,家庭、特別是父母所帶給我們的影響,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經常根深蒂固。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表現、教養模式,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認定,也會影響孩子對神的態度。比如說,一個人的父親是很嚴厲不可親近的,很自然的,他對神的感覺,也會覺得神是很嚴厲的,是不可親近的。這些影響是非常的深,除非靠著聖靈有所突破,不然的話,這樣的人很難體驗到神的愛。不合神心意的教養兒女,有些模式會使兒女覺得自己被父母排斥拒絕,他們因而也排斥拒絕自己,沒有辦法接納自己。通常他們也會排斥拒絕別人,無法接納別人,在人際關係上,經常會出現很棘手的問題。造成他們在自己的潛意識裡,建立錯誤的思想架構,覺得自己不好、不可愛、不行、不配,導致許多不合神心意自我保護,以及對自我錯誤的認知。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因著父親節,我們就特別來看看父親的角色與影響。印度的克安通牧師提到聖經裡最好的字就是PaPa、父親,父親在聖經中出現六百多次,表示這是神非常看重的信息。林後6:18 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乃是主全能者說的。

克安通牧師不喜歡人們稱他們的事工單位為孤兒院,因為天父是他們的孩子的父,這些孩子不再是孤兒,他們是皇家的孩童。他說到:今天最大困難與缺乏不是金錢、能力、恩賜...,而是愛;許多人自殺原因不是因為沒有錢沒得穿沒得住,乃是因為沒真正領受神的愛。年輕人需要新的身分、DNA

早年在NOWnew上看到一篇「不可或缺的人物父親角色」的文章提到了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提到了幾方面的影響,其中:

l  對身體的影響:

男性多半扮演動態的角色,並喜愛進行體育活動;與爸爸有良好互動關係的孩子,其體格發展速度較好。適當的運動對於孩子的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展有幫助,而這方面的發展進度也可看出與父親接觸的多寡而定。

l對個性的影響:

每天與父親接觸多於2個小時的孩子(一星期超過12-14小時),和一個星期只與父親接觸不到6個小時的孩子相比,人際關係會更融洽、能從事更開放的活動、具進取的冒險精神、懂得何為男子漢氣概。相反的孩子易產生情感障礙,自尊心低、易焦慮、極端攻擊性等明顯特徵,甚至會是成人後延伸出許多不良習慣。

l  對智力的影響:

若男孩子在童年時沒有父親角色的陪伴,很容易會因為照顧者的角色較為女性化,使孩子的認知模式女性化(情緒化、感性);與父親相處時間較長的孩子,因容易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想像力和創造意識,就有利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等潛能。

l  對性別的認同:

父親是孩子性別角色正常發展的重要條件,從家庭角色讓孩子學習每個人不同的性別定位;透過學習和模仿與自己相同的性別角色,並形成正確角色取向的觀念。父親積極地和孩子交往,有助於孩子對男性、女性的作用與態度有一個積極、適當而靈活的理解。

缺乏父愛,男孩容易變得軟弱、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適應環境力差,甚至出現男孩女性化的傾向,長大後也較難成為人夫或人父;女孩到青春期後,則常常表現出焦慮、羞怯、無主見、內向等性格,甚至成人後容易對伴侶角色的認知不成熟而延伸婚姻危機。

II.認識神為父的心

既然父親、父母的角色那麼重要,我們要如何合神心意扮演這樣的角色,並使我們的兒女蒙福?耶穌教導門徒稱稱上帝爲「我們在天上的父。」,神是父親,祂愛、保護、供應,及訓練祂的子女,所以我們從學習神為父的心來做好父親、父母的角色。路加福音第十五章浪子的比喻故事中的父親,天父的預表正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神為父的心,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看神為父的心腸。

1. 尊重:天父不用祂的權柄來操控我們,祂尊重我們、容許我們犯錯。

首先從尊重的向度來看,故事中的父親並沒有濫用自己的權柄,他沒有禁止小兒子離開家。他容許小兒子帶著自己的產業離開家,這位父親沒有半途而廢不忍心,去搭救自己的孩子,他尊重小兒子的決定,給他自由去嘗試並承擔自己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在天上的父乃是如此,祂雖掌管萬有卻不濫用祂的權柄與能力。天父尊重我們的決定,祂給我們選擇權,祂容許我們犯錯,祂也不會用任何強逼的手段來控制我們,強迫我們一定要來順服祂。

但仇敵、這世界卻控告、想挾制我們,常常對我們說,你們是孤兒,沒有權柄,不被尊重,沒人會理你們。但耶穌自己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從此我們可以了解我們的神、天父,祂不會壓制我們、挾制我們,要求我們一定要怎麼樣,祂反而要來服事我們、供給我們、幫助我們。我們是天父的兒女,即使我們不完全,天父不用祂的權柄來操控我們,祂尊重我們、容許我們犯錯。

2.看重:天父認為我們值得祂寶貝、看重與愛。

接著從看重、價值的向度來看,故事中當小兒子來要分家產,當時應還不到分家產的時刻,父親卻肯把兒子們應得的家產分給兒子們,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他的認識他很可能知道他的小兒子很快就會把那些家產花光,但是他並沒有禁止小兒子的離去,因為他看重他的兒子,在他眼中小兒子的價值遠比那些產業更為寶貴。

聖經中多次提到賠償人命的價碼為三十舍客勒,這是奴隸價,而且許久都沒有漲價,耶穌就是三十塊錢被賣的,這是從世人的角度來看人的價值。但從神的眼光來看,馬可福音第5章我們可以看到耶穌看被鬼附的人的價值超過兩千條豬;而在約3:16我們更看到神愛世人,祂看重我們的價值到一個地步,祂付上祂獨生愛子的生命來買贖我們。

受裝備時一位老師分享一個案例,說到有一個姊妹從小就覺得父親對別人很溫和,對自己家人卻是很兇。她的父親花了許多的時間在自己所喜好的事情,可是很少陪她玩,很少陪她談話。當她有所要求的時候,她的父親就說:「下一次再說。」如果這個姊妹在家裡作錯了什麼事情,特別是把東西弄壞了,她的父親就會大發雷霆。她的結論是說:「我一直覺得,我一生當中,別人都比我重要。爸爸的事永遠比我重要,連東西都比我重要,我一點都不重要。」

我們的天父不會像上面所提的父親一樣,祂永遠有時間給我們,祂不會嫌我們問題太多,也不會嫌我們學了很久還沒有學會,也不會嫌我們麻煩。因我們在祂眼中是非常有價值的,就如同母親眼中的獨一嬌兒,如同上帝眼中的瞳仁,祂願意付上極大的代價來保護的。因為天父認為我們值得祂寶貝、看重與愛。

3.信實:天父對我永遠是信實的,縱然我失信,祂仍是可信的。

從信實的向度來看,故事中小兒子在父親還沒有離世之前,就要求擁有他的產業。他等於對父親說,我希望你早早死去;你的手能夠給我什麼,我都要,可是我不要看見你的面,因為是一般需父親過世孩子才能分家產。雖然小兒子的心是如此,但故事中父親除了給小兒子應得的,他對小兒子的心沒有改變,他仍然愛著他,沒有放棄、沒有忘記、一直等待他。我們的天父也是一樣,縱使我們的無知、悖逆,沒有尋求祂的面,祂對我們仍然是信實的。祂不像我們這些地上的父母,有的時候會忘記,有的時候會疏忽,有的時候自私,甚至有的時候不守諾言,讓孩子們對我們失去信任。但神是我們不失信的父親,祂永遠不會使我們失望。提後2:13提到: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有兩樣東西,我們肯定可以永遠抓住,一個是天父仍然愛我,另一個是神對我仍然是信實的,這兩樣東西我們知道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天父對我們永遠是信實的,縱然我們失信,祂仍是可信的。

4.接納:天父在基督裡,已經照著我的本相接納我。我不需要藉著表現,來得著祂的接納。

從接納的向度來看,故事中的父親當看到小兒子回來,就跑去擁抱他的小兒子,正在抱的時候,你想他會發現了什麼?相信他會聞到一股臭味、豬圈的味道,因為他兒子在豬圈裡面不知道待了多久。但是這位父親卻是抱他的兒子、親他的兒子,他沒有拒絕他兒子。他沒有說:「先去洗個澡再來抱。」他乃是親他的兒子,而且連連的親他的兒子。

當我們來到天父面前的時候,我們常常也是帶著全身罪的臭氣,帶著全身的瘡疤、苦毒與污穢。但我們的天父就像故事中的父親,祂一樣不會對我們說先去洗乾淨,先去解決那些臭氣,再來就近祂。因為就如西番雅書3:17所說: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我們的天父乃是照著我們的本相照著我們的所是來接納我們,我們不需要藉著表現來得著祂的接納。

5.互動:天父樂意與我互動溝通,回應我的需要,並將祂的心意向我顯明。

從互動的向度來看,故事中看到當小兒子向父親認罪以後,父親的回應很快、很積極、很盛大。他把戒指戴在浪子的手上,表示浪子有權柄恢復他兒子的身份,馬上叫僕人出來,把他穿上鞋子,為他宰了肥牛犢,表示他不是一個僕人,他是有兒子的身份。

雅各書4:8說到當我們親近神時,神就必親近我們;箴8:17也提到:愛我的,我也愛他;懇切尋求我的,必尋得見。馬太七章7-8節:「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從這幾處聖經我們看到天父的慈愛,祂樂意與我們溝通互動,祂樂意回應我們的需要與呼求,並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

雖然在與天父愛的互動中,祂的話、工作常常會對我們一針見血、當頭棒喝,可是你會發覺,在祂愛中的勸勉、提醒,我們常常因而得到改變。因為我們的主柔和謙卑,祂的話語與工作常使我們扎心醒悟覺醒,不像世人的話與作為,裡面卻是常常帶著酸、帶著刺傷害人的心靈。

因此神的兒女們,讓我們謙卑的認知自己的有限與不完全,能來到神的面前,不僅尋求神的手求祂幫助,更讓我們尋求祂的面、尋求祂,與天父有真實的相交互動,經歷祂即時的互動溝通回應,經歷祂的愛與愛中的工作。因為我們的天父樂意與我互動溝通,回應我們的需要,並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

6.同在 (Presence):天父永遠與我同在,一刻都不離開我。

從同在的向度來看,故事看到當小兒子流浪回家,大兒子聽到父親為小兒子所做的,他反而對父親抱怨,這時父親對大兒子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其實父親對大兒子的慈愛是和小兒子一樣的,而且父親常與大兒子同在,他一切所有的本都是大兒子的。可惜大兒子雖然與父親如此親近,心卻是遠離,他不明白父親的心意,也沒有領受經歷他的慈愛。

如同經文所提的同在,父母是喜歡兒女在旁、與兒女在一起的;從浪子比喻故事裡我們看到當小兒子回家,父親看見小兒子,就動了慈心,愛與同情,油然而生,他就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表示這位父親何等愛小兒子,何等渴望孩子回來,回家家人在一起。啟21: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我們看到我們的天父乃是樂意與人同住,祂喜歡與祂的子民、兒女同行。

我們肉身的父母不太可能二十四小時都與我們在一起,陪伴我們到永恆,但是我們的天父卻是可以。天父的同在乃是不會間斷、且可到永恆,天父看重我們與祂的關係遠勝於我們所做的。天父願意永遠與我們同在,一刻都不離開我們。

所以從上面我們知道神為父的心,天父父親的榜樣示範乃是:1.天父不用祂的權柄來操控我們,祂尊重我們、容許我們犯錯。2.天父認為我們值得祂寶貝、看重與愛。3.天父對我們永遠是信實的,縱然我們失信,祂仍是可信的。4.天父在基督裡,已經照著我們的本相接納我。我們不需要藉著表現,來得著祂的接納。5.天父樂意與我們溝通,回應我們的需要,並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顯明。6.天父永遠與我們同在,一刻都不離開我。

III.父愛中重新建立

從上面我們認識了天父的榜樣與示範,我們若要從失落的神兒女身份與狀態重建,我們需要在父愛中重新被建立,簡單來講就是:

1.首先需要對天父要有正確的認知,自己先經歷上面所講的天父的尊重、看重、信實、接納、互動、同在。

2.接著就是學習天父做父親、領袖,在愛中做好尊重、看重、信實、接納、互動、同在的工作。

l  需要的不是知識是愛

在這建立、重建、學習做父親、做父母的過程中,我們所需要的不是知識乃是心、愛,克安通牧師:我們的下個世代尋求的不是教導,而是心;他們要的是愛,而不是講台式、電視節目式的講道;他們要的是一個觸摸!神對克安通牧師說:「你可以向千萬人傳講信息,可是你能愛個嬰孩嗎?你能到街道,抱起一個髒兮兮的孤兒在你懷中嗎?你能伸出你的手,去擦乾一個貧苦孩子的眼淚嗎?你能擁抱且成為這些孩子的父親嗎?我要你成為父親!」

l  一位痲瘋婦人的女兒

一位從小送給克安通牧師的小女嬰,經23年後她的母親來找她與牧師,但是她畏縮隱藏不願相認,因這母親為大痲瘋病人,女孩也以此與她原生家庭為恥,但此時卻是她長大要結婚的時候;母親卻對克安通牧師說,你才是她的父親,也因著這樣的身分,這女孩不再羞恥...

l  神給我們的稱號

這世代同樣有許多以自己的家庭,自己的遭遇或成長過程為恥、感到羞愧;我們有許多的頭銜、身分、稱號,但這世代最需要的稱號,神要給我們的稱號頭銜就是『為父為母』。這世代需要有人看見孩子的需要,回應神的呼召成為他們的屬靈父母,為年輕世代的兒女哭泣、禱告,使他們不再羞愧、不再是孤兒!

*禱告與回應:(參考引用拉法課程中的資料)

親愛的父親們、親愛的父母們、領袖們,今日最需要的乃是起來『為父為母』。在場的父親、父母我們過往可能也沒有被正確的對待與教養,但透過認識並學習神為父的心,在天父愛中我們能被醫治與重新建立。祝福在場的父親、父母都能經歷上面所講的天父的尊重、看重、信實、接納、互動、同在,進而學習天父做父親、領袖,在愛中做好尊重、看重、信實、接納、互動、同在的工作,使五們的後裔蒙福。瑪拉基書4:6 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愛家、愛中重新建立的行動,讓我們用底下的實際互動,開始在天父的愛中使彼此重新建立。

l  父母對孩子  (叫他的名)

我愛你,你對我如此重要,神把你放在我們的家中,是給我們最大的祝福。

我要對你說對不起,對不起,我常常批評你,對不起,我常對你生氣,沒有真饒恕你,而是論斷你,總是認為你不好,沒鼓勵你;請你原諒我偏心,請你原諒我離棄你,沒有照顧你;原諒我沒有對妳說,我愛你。

今天我看你的眼,要說,我相信你,因為神創造了你,我以你為驕傲,因為你真實跟隨耶穌。請你們原諒我們!

(兒女們,你們願意原諒你們的父母嗎?告訴他們,然後請給他們一個擁抱。)

l  孩子對父母

請你們原諒我,我對你們的態度很不好,請你們原諒我,我對你們很被逆,

請你們原諒我,我總是說,你們不了解我。

今天我要求你們,為我祝福,謝謝你們使我能承受你們的產業。

我要尊榮你們,我要尊敬你們,我愛你們;你們能不能原諒我?

(父母們,你們能原諒他們嗎?請你們說,我原諒你們,然後彼此擁抱)

延伸影音: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父愛中重新被建立

標籤: , , ,
路15:12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 路加福音15章浪子故事裡的父親預表著愛我們的天父,故事中的父親並沒有濫用自己的權柄,他沒有禁止小兒子離開家。他容許小兒子帶著自己的產業離開家,這位父親沒有半途而廢不忍心,去搭救自己的孩子,他尊重小兒子給他自由去嘗試並承擔自己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在天上的父也是如此,天父掌管萬有,祂也不濫用祂的權柄與能力。天父尊重我們的決定,祂給我們選擇權,祂容許我們犯錯,祂也不會用任何強逼的手段來控制我們,強迫我們一定要來順服祂。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神要人身心靈健康

標籤: , , , ,

雅各書5:14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1. 從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神喜歡祂的兒女凡事興盛,身體健壯靈魂興盛。祂賜祂的兒女恩惠,赦免我們一切罪孽,醫治我們的一切疾病。使祂的百姓身心靈健康乃是神的心意,中文聖經裡許多翻為得救、痊癒的經文,原文是同一個字,意謂天父不僅是要使我們的靈魂得拯救,更是要使我們的身心靈得痊癒。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認識永生得著永生

標籤: , , , ,

出3:14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1. 基督徒講永生,而且神賜人永生是好消息,到底什麼是永生?假若永生是指永遠不死、長生不老,那會是好消息?相信不見得是,假若永生是永遠活在痛苦愁煩中,那樣的永生就不會是好消息。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你我是天父寶貝的

標籤: , , ,

約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
  1.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神創造人的目的並賦與人重要的責任,神要人管理、治理這地及管理各樣活物,神看重人並給予重要託付,但在這同時仇敵也在作破壞的工作,牠想盡辦法要偷竊奪去人的價值​。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一生經歷神的祝福

標籤: , , , ,

路加福音2:33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1. 這段聖經講到耶穌的父母按照猶太人的傳統,把新生嬰孩帶到聖殿,請年高的拉比來為嬰孩耶穌祝福、祈禱。我們看到西面為看見嬰孩耶穌而稱頌神並論到耶穌。最後西面給耶穌的父母親祝福,而不是給耶穌祝福,因為屬靈的原則從來都是位分大的給位分小的祝福才有意義,表示耶穌的位份比拉比西面大。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真正祝福來自上帝

標籤: , ,

創世記27:38 以掃對他父親說:父阿,你只有一樣可祝的福麼?我父阿,求你也為我祝福!以掃就放聲而哭。

  1. 創世記27章講到了雅各用計奪取從父親來的祝福,以撒本來計劃要給長子以掃祝福,但利百加替雅各計劃騙取以撒的祝福,雅各也照著計劃取得從以撒來的祝福,最後以掃痛哭哭求得到父親次等的祝福。父母為兒女祝福本是美事,但以撒的孩子們卻彼此爭競分裂,主要原因乃是因父母的偏心,父母沒有用上帝的法則教訓孩子,也沒好好引導處理孩子間的問題,孩子的愛沒有滿足,於是彼此想透過爭取名分、福分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領受天父的愛

標籤: , , , ,

賽30:18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 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1. 我們的天父是怎樣一位天父?從這段聖經可以知道我們的上帝乃是等著要施恩給我們的上帝,一位牧者曾講到經文中「興起」一詞,有「站起來」的意思。也就是說,上帝正等候祂的兒女,祂準備美好的恩典、福分、禮物要給祂的兒女,當祂的兒女來到祂面前時,祂會起身來歡迎我們。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滿有慈愛的天父

標籤: , ,

詩136:1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1. 許多人會認為舊約的上帝是公義、嚴厲、暴力、可怕的,而新約的上帝則是慈愛的、溫柔的、願饒恕的、犧牲的。但舊約聖經中提到慈愛250次中,其中卻有高達232次是指上帝的慈愛,慈愛這個詞是上帝專屬;即使在舊約,我們可以了解我們的天父,公義的上帝滿有慈愛,祂乃是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天父與我們

標籤: , , ,

✝️天父會尊重我們 https://youtu.be/ie_J0FSNXhQ

馬太福音20:28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1. 馬太福音20:20-28節耶穌教導門徒成為僕人領袖,誰願為首就必作人的僕人,祂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祂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祂雖掌管萬有,卻願成為僕人服事屬祂的百姓。
  2. 從耶穌神兒子的服事、捨命,我們能了解天父的心,天父不會壓制我們、挾制我們,要求我們一定要怎麼樣,祂乃是要來服事我們、供給我們、幫助我們。我們乃是被天父所尊重的,天父不濫用祂的權柄與能力,就像路加福音15章中的父親尊重浪子、小兒子一樣,天父尊重我們的決定,祂給我們選擇權,祂容許我們犯錯,祂也不會用任何強逼的手段來控制我們,強迫我們一定要來順服祂。
  3. 縱使我們仍不完全,天父給我們自由、尊重我們的意見,尊重我們的選擇,祂容讓我們可以失敗。藉著這樣的過程從中服事幫助我們,也透過這樣的過程、經歷學習負責任並真實的醒悟,使我們不會像孤兒般退縮,我們會像有靠山的兒子般勇敢、積極、有自信的去面對我們的工作、家庭、生活,我們的生命及未來。
  4. 因此祝福神的兒女們,都能經歷天父的尊重、服事、帶領與幫助,知道自己是有最大靠山的兒女,以致我們都能勇敢、積極、有自信的去實現天父放在我們每個人裡面的夢想、願景與計畫。

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為父的心

標籤: , ,

    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到:個人的成功、幸福及對國家的貢獻,都比不上養兒育女重要。把兒女養育成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才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透過本信息與每位弟兄姊妹、每位領袖一同透過聖經中的人物巴拿巴來學習為父為母的心。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天父對你的美好計畫

標籤: , ,

 

耶利米書1:5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
  1. 在耶利米未被造在腹中,神已曉得他;未出母胎,神已分別他為聖;神已派他作列國的先知。
  2. 耶利米認為自己是年幼的,不知怎樣說、怎麼當先知;神回應他說祂要與他同在、要拯救他。
  3. 相信神同樣認識祂每一個兒女,同樣有不一樣的職分、任務交付,更重要的祂也會與我們同在,賜我們智慧能力好去完成祂所託付的。
耶利米書1:4-9 https://reurl.cc/6ZMvOZ
為愛而生 Born to Love https://youtu.be/hSYtcWLUcI8